首页动态正文

当前焦点!三水湾这个修车铺成了“邻里中心”

“能够为民服务、方便周边邻里,这既是一门生计,也是一种情怀”

三水湾这个修车铺成了“邻里中心”


(资料图)

N文/摄晚报记者 邓雪珂

【记者走访】

修车的“黄金年代”,挣下人生第一桶金

走过东塔桥熙熙攘攘的人群,拐进冶南路,就能看到藏在巷子旁的便民修车铺。极具年代感的彩钢扣板上张贴着各类修理项目,看着简陋却让人觉得格外踏实。

朝里细看,螺丝、铁片、轴皮、中轴、补胎剂等各式各样的自行车配件和维修工具分门别类地码着,最里面的大架子上叠放着各种型号的车胎,修车师傅王启成和爱人司桂珍守着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铺子,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。

“1991年,我独自一人从安徽老家来嘉兴打拼,刚开始在厂里给人送牛奶,干了2个月,挣的钱还不够吃饭,就想着自己学门手艺好养活家里人。”遵从本心,身随心动,年轻的王启成在纺工路上支起一个小摊,“那时候刚开始学,全靠自己摸索,就整了辆自行车拆了装、装了拆,反反复复练习,只有学通学透了才是一门手艺。”

靠着这股子好学不服输的劲儿,王启成修车摊的名号渐渐打响,“当时满大街都是自行车,大家骑车出行难免磕磕碰碰,正是修车的‘黄金年代’,我每天从早忙到晚,后来爱人从老家赶来帮忙看摊,顺便在旁边弄个修鞋缝补的活计补贴家用。”这样的生活疲惫却充实,也让王启成和司桂珍挣到了第一桶金。2008年,他们终于在三水湾有了一个自己的店面,并逐渐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一部分。

风雨三十余载,王启成和司桂珍见证着街道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,业务也从起初的支摊修车逐渐拓展到配钥匙、修鞋换拉链、换电瓶等多样化服务,“多弄几项服务就是想多吸引一些客流,这几年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,生意越来越差,时常半天也没一人来修车。”

面对时代的潮流,他们有无奈,但更多的是不急不躁,每天有条不紊地对付着各种“疑难杂症”。“只要是自行车,车架子没断掉的,我都能修好。”“在三水湾这一片甚至范围更大一点,我修拉链也是出了名的,哪怕拉链齿掉了也能修。”说起自己的业务,王启成和司桂珍都自信满满。

而今,岁月的痕迹已“爬”满王启成两口子的脸颊,手上的老茧陪伴他们一起见证着“小修小补”从繁华到落寞,“能够为民服务、方便周边邻里,这既是一门生计,也是一种情怀,将来要是店面实在生存不下去,我就把工具收拾收拾弄一个流动修理车,到农村帮大家修东西去,直到干不动为止。”王启成说。

便民修车铺,也是有人情味的“邻里中心”

一转眼,王启成两口子在三水湾一带居住谋生已15年,早已过了退休年纪的他们仍然风雨无阻地每天坚持“上班”,早上7点开工,晚上9点收工回家,修车铺内时不时传来单车的铃声和金属工具敲打的回响声,伴着街上的嬉闹成了城市里特别的“交响乐”。

阳光下,王启成坐在铺子前,一边拿着抹布擦拭着心爱的工具,一边向记者介绍:“自行车补胎一般6元,换车胎20元到25元不等,平均下来一天挣不了多少钱,挣的就是个手工费。”而对这份生意的坚持,来自他们两口子在这附近居住多年积累起来的熟客与人情。

“现在大家生活好了,修自行车修鞋的人越来越少,我们这里更像是便民‘邻里中心’,帮周边邻居配配钥匙、看看东西,闲的时候就跟街坊聊聊天,这也是个乐儿。做生意讲究实在,你实在了,就会有回头客。”王启成坦言,他的顾客大多是附近的住户,有一些家长给孩子买了童车不会安装找他帮忙,他乐意为之;有时遇到老年人修好车发现忘记带钱了,他也不介意,“有钱也修,没钱也修,主要是方便大家。”

因为常与居民打交道,王启成的修车铺有了很强的“社交属性”。一名经常在附近送外卖的小哥趁着在门口换电瓶的空当打趣道:“这儿的服务可全了,修车充电配钥匙,他们夫妻俩都能干,对于我们来说,王叔不仅仅是修车师傅,更是一个‘随叫随到’的热心人,周边有谁遇到急事了,他即使已经休息也会赶过去帮忙。”

“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啦,现在退休了没事干,就到他们铺子里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。”在修车铺前与司桂珍唠嗑的王英笑着说,她和司桂珍认识的时候,王启成还在纺工路上修车,“他们两口子手艺好、收费也实在!”

“去年冬天,一名老太太在路口摔倒了,老王看见了马上跑去帮忙。”在王英看来,王启成两口子为人善良、勤勤恳恳,“没有他们这个铺子,我们这一片修个车还真不方便,大伙儿都盼着他们能越来越好,一直干下去。”

这份便民地图等你来完善

钥匙丢了急需配把新的,车胎扎了要赶紧补胎打气,拉链坏了想尽快修理重换……物质生活日益丰富,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小修小补”依然是市民“接地气”的刚需。也正因为有了这些“小修小补”的摊位和无数手艺人的坚守,城市,才能让生活更美好。

近段时间,晚报记者走街串巷去探访这些摊档,讲述背后的故事,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,“这个系列我觉得很有烟火气,很便民,存下这些‘小修小补’摊的地址,万一以后用得上。”“城市里有这样的手艺人,真的很温暖。”……平凡故事里流转的温情在层楼叠宇间弥漫升温,蒸腾出城市的迷人烟火。

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提供信息,藏在街头巷尾的“小修小补”摊位逐渐连点成线,织成一张连着千家万户的便民生活网。记者也对热心市民提供的“小修小补”摊位信息进行了整理,欢迎大家继续补充,让这份嘉兴“小修小补”生活地图信息更完善、功能更强大。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