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动态正文

全球热推荐:警惕!骗子也开工了!

元宝提:警惕!骗子也开工了!(主题)


【资料图】

警方揭秘节后易出现的诈骗类型(副题)
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杨昕

兰州晚报讯 春节假期已过,很多人还没有从假期的欢乐中缓过来,而诈骗分子却一直在暗处伺机而动。1月31日,省公安厅发布节后易出现的几种诈骗类型,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防骗意识,谨记防骗“六不”“三问”要诀:不轻信、不汇款、不透露、不扫码、不点击陌生网址链接、不接听转接电话;遇到可疑情况,主动问警察、问银行、问当事人。

机票退改签类

节后,随着机票价格上涨,有些群众就想在网上淘一些特价机票,但这样很容易造成个人购票信息的泄露。当骗子掌握其信息后,以航班延误等理由,假冒航空公司客服,向订票群众发送诈骗短信链接进行诈骗。

警方提醒:当收到航班延误、取消短信时,请不要直接点击联系短信里提供的网址或电话号码,应直接与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机场询问联系;退票时不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,更不要先行汇款转账。

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

由于春节期间快递放假、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,骗子就会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,电话通知受害人称快递丢失,进行理赔,随后要求添加受害人社交账号,诱导受害人扫描不明二维码进行诈骗。

警方提醒:收到冒充商家、快递客服电话或信息,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,更不能随意扫描二维码转账,以免上当受骗。遇到快递不发货或者丢失的情况必须通过官方客服咨询核实。

冒充领导熟人类

“我是xx,给您拜年了!这是我新换的手机号……”春节期间,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,你可能不会在意,并将号码存在手机上。过几天,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称:有事请你帮忙。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,警惕性会松懈,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。

警方提醒:收到此类信息后,一定要第一时间通过原号码、微信或其他共同好友等方式确认是否换号。与熟人之间涉及直接的资金来往要特别小心,未经确认对方身份不要轻易转账。

虚假贷款类

春节过后,你的钱包是不是又空了?有些网络贷款,看似方便、快捷,但这些往往是骗局的开始。骗子以无抵押、无担保、低利息、放款快为噱头,引诱受害人登录虚假贷款网站或下载虚假 APP,然后仿冒正规贷款平台流程,要求受害人填写相关个人信息,再以缴纳手续费、保证金为由,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。

警方提醒:遇到类似诈骗手段,坚决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,避免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失。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